Search

The Spirit of SYNDRO | 心着精神SYNDRO

  • Share this:

雖然在 SYNDRO 跟個人頁面都分享過,而且我想 follow 這裡的人大概也都看過影片了,在這裡就講些不一樣的。

我知道很多人購買台灣品牌,除了價格因素外,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是希望支持在地設計。我由衷地感謝這些朋友,因為你們,有理想的品牌才能繼續成長茁壯;但另一方面,我也不斷反躬自省:我們到底給了這些支持我們的朋友什麼?

本來都買台灣品牌的人,當接觸到日本、歐美品牌後,回頭看自己原本深信是好東西的那些衣服,才悔不當初想捏死自己,這種例子當我還是個消費者的時候看太多了。說真的,那樣水準的在地設計,憑什麼叫大家支持?你端出的東西真的對得起掏出辛苦錢支持你的消費者嗎?

當然,踏入業界,我完全懂了要做出到位的產品有多困難。
什麼是到位,從消費者直接有感的穿起來帥不帥(外型/剪裁)、舒不舒服(剪裁/布料/成品後處理),到長時間穿著會感受到的機能性(版型/細節設計)、耐久度(布料/製作工法/細節設計)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:帶給消費者的滿足感,像是值得玩味的細節,或是更精神上的氛圍感染,這些都不只是花心思就做得到,這些都不是一個人一個團隊的事,這是整個供應鏈的事。
你可能常常聽到台灣有很好的設計、台灣有很好的工藝,但其實這個供應鏈的現況是很不健全的,特別是原料端、生產端,都正不斷萎縮。
深究下去好像在為低水準的產出開脫,而且也離題了。我想說的是,即便環境再艱難,這些都仍然不是不做到最好的理由。

我想說的是,當把眼光拉回到本質,就沒那麼複雜。與其預設「消費者不懂啦」這種狗屁立場然後當作不做到最好的理由,我寧可回到本質,做出每一個都是當下最滿意的產品,因為我知道我只會越做越好,而消費者就算一開始沒察覺,也絕對會隨著時間漸漸體會。只要你想要顧好本質,你就會想盡辦法做到。

前陣子,visvim 找了位台灣製鞋師傅在展示會現場製作,這消息當然讓大家雀躍,也很多朋友感嘆台灣真的有好技術,只是沒人發現沒人讚賞沒人推廣(還要讓日本人來推廣)。但不只是這樣而已,只有好的工藝絕對是不夠的,就像你光有好的產品而沒有好的包裝,只是浪費了生產的努力,這是個結構性的問題,絕對不是「啊台灣有好東西可是台灣人都不懂」這麼片面。好的商品值得用更好的方式來行銷,既然你要做好的東西,那你就要用更好的方式讓你的顧客去了解、去欣賞、才會去購買,這才會成為一個良性循環。
我想說的是,這是我對自己、也是對整個環境的期許,當我們選擇做品牌,也就是整個供應鏈的尾端,我們一定要顧好本質,一定要讓好的商品獲得更多認同,我們才能夠反過來,從尾端開始影響整個結構變得更好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機械背景/男裝狂熱
View all posts